
公开的资料显示,化名“老郑”的“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1950年3月再次被捕(1月已经被捕一次,逃脱了)后叛变 柳荷投资,他叛变后被老蒋授予少将军衔,并一直活到了1982年。
蔡孝乾的叛变,导致了包括吴石中将在内的一千八百多人被捕,一千一百多人遇害。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1997年第二期刊发的《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白色恐怖》一文显示:“1950年5月13日,蒋经国亲自出面宣布破获‘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称该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蔡孝乾、陈泽民、洪幼樵、陈志忠等人被捕,其属下八十余单位全部遭到破坏1950年6月10日,台湾“国防部高等军法会审庭”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触犯惩治叛乱条例”的罪名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陆军上校聂曦(吴石的老部下)及担任联络的朱谌之处决。”
吴石将军的真实经历,被拍成了《沉默的荣耀》,我们细看相关资料,就会发现在荣耀的背后,还有沉重的历史教训——如果保密工作做得好,吴石与朱枫都不会暴露牺牲。

吴石将军不能白白牺牲,他的从容与壮烈,让我们在感佩的同时,也未免万分惋惜——很多回忆录都显示,在被“老郑”蔡孝乾出卖之前,吴石将军的潜伏是完全成功的,老蒋对他没有半点怀疑,所以老蒋得知吴石是潜伏者的时候,表现是“震惊”和“愤怒”。
如果老蒋早就从毛人凤那里得到了“吴石是卧底”的密报,那么就不会既惊讶又生气还有点伤心,事实上吴石在被出卖前,还能毫无阻碍地获取情报,“密使一号”吴石还有权力给“海鸟一号”朱枫(女,原名贻荫,改名谌之,字弥明)办理“特别通行证”。
很多史料都对“老郑”的身份讳莫如深,所以就有人臆想和虚构出毛人凤和谷正文如何老奸巨猾、阴险毒辣,早就对吴石起了疑心并进行监视,那就是完全不懂历史了:保密局虽然是从军统局减员改名而来,但两个单位已经不是一回事了柳荷投资,我们从“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和“国防部保密局”这两个名字就能知道它们归属哪个部门管理了。

吴石将军被捕时的身份是“参谋次长”,这也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军职,但可能不知道这个职务的全称叫“国防部参谋次长”,虽然名义上是“国防部”官员,但参谋总长却比“国防部长”还有实权,比如陈诚和顾祝同当参谋总长,根本就不鸟“国防部长”白崇禧、何应钦,所有重大战役,都是陈、顾二人替老蒋发号施令。
在“国防部次长”郑介民中将和“参谋次长”吴石中将面前,“国防部保密局”少将局长毛人凤只能毕恭毕敬——郑、吴二人都是“铨叙厅”走过流程的正授中将,而毛人凤一直到死,也只是铨叙少将挂中将职务军衔,所以在毛人凤死后“追赠二级上将”遇到了麻烦。原军统局行动处处长、“国防部情报局(前身为保密局)”澳门组少将组长程一鸣在《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中回忆:宋美龄提议、老蒋同意追赠,但却被“行政院”否决了,而郑介民因为在1956年2月23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所以追赠一级上将一点麻烦都没有。
吴石将军的暴露,并不是他自己出现疏忽,更不是负责传递情报的“海鸟一号”朱枫被敌人发现,完全就是因为“老郑”蔡孝乾跟《风筝》里的山城地下党负责人袁农一样能力太差——袁农的可能的历史原型之一,就跟蔡孝乾完全是一类人。

我们看沈醉回忆录《人鬼之间·徐远举的特务生涯》,再对照一下《沉默的荣耀》,就会发现沈醉说得很有道理:“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抓到了,这个市委书记竟也是一个软骨头,稍受威胁,立即叛变。他这一叛变,一下就交出一大批中共地下党党员来。这是保密局从来没有过的重大的破坏活动。堡垒只有从内部才容易破坏,如果不出叛徒,特务只能抓到几个便断线了,一旦出了叛徒,对党的损失真是无法估计。”
叛徒刘国定和冉益智可能不是袁农的历史原型,但沈醉那番“堡垒从内部攻破”的话柳荷投资,用在“吴石案”上再合适不过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潜伏组和一条潜伏线,最大的隐患是什么?
吴石长子吴韶成和朱枫之女朱晓枫多年后接受采访时披露,要不是蔡孝乾被捕叛变,吴石和朱枫根本就不会被捕牺牲。

蔡孝乾被捕叛变后,吴石聂曦紧急约见朱枫,告诉她化名“老郑”的地下党工委书记蔡孝乾已经叛变并供出了她,但却不知道吴石也面临着巨大危机:“保密局从蔡孝乾的笔记本上查见有吴石的名字,一开始仍仅是怀疑。所以,毛人凤在向蒋介石报告时,只略提及。而毛人凤在向参谋总长周至柔汇报时则较为详细,周至柔令毛人凤先侦查求证。专案小组组长谷正文少将前去拜访吴石夫人王碧奎,谎称自己是吴石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的老部下,以关心为幌子,套出吴石曾会过朱女士的消息。蔡孝乾也供出吴石与朱谌之多次见面。毛人凤不敢怠慢,立即呈报蒋介石。蒋介石遂令周至柔马上调查吴石。”
周至柔是保定军校第八期步兵科的,吴石是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的,所以已经晋升参谋总长的周至柔,还真得管吴石叫一声学长。
周至柔在得到毛人凤详细汇报之后,也只是下令调查,而毛人凤在老蒋面前根本不敢多说吴石坏话,那更是十分正常:吴石在保定军校毕业后,又去日本东京炮兵专科学校、日本陆军大学进修,跟老蒋也有很深的渊源。

如果没有蔡孝乾的供述,毛人凤根本就不敢向周至柔和老蒋汇报;吴石夫人要是有地下工作经验,就不会被谷正文轻易套出秘密。这些不利因素累加起来,导致了吴石和朱枫濒临绝境,更为可怕的,是抓捕朱枫的那个大特务,曾经在延安潜伏多年,对地下党的行动规律也了解颇深:“朱枫在定海被保密局浙江站站长沈之岳和浙江省警保处处长兼舟山防卫部稽查处处长庄心田逮捕,在舟山沈家门羁押时,朱谌之从皮衣夹缝中掏出金链、金镯,分四次把二两多重的黄金吞服自杀,但最终自杀未遂,被押解回台湾,与吴石一同受审。”
吞金能否致命,笔者真不知道,但我们不能苛求朱枫随身带着氰化钾——那些东西一般只在电视剧里出现,蔡孝乾在家里存放地下组织名单且上面有吴石的名字,还知道朱枫与吴石多次见面,这就太令人痛心了:吴石作为最高级别的潜伏者,居然与蔡孝乾有横向联系,而且从后面发生的事情表明,知道吴石身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一般来说,像吴石那样打入敌人最核心中枢的地下工作者,应该只有单线联系,而且这条线应该有若干节点,也就是有很多“断线保护”:只要跟吴石直接接触的那人不叛变,不管前面有多少人变节,吴石都是安全的,比如郭汝瑰潜伏在“国防部第三厅”,联络人只有一个任廉儒,任廉儒直接受董必武指挥,就连时任“参谋次长”的刘斐,也不知道郭汝瑰的真实身份。

郭汝瑰没有潜伏小组,联络人也只有一个,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没有人知道他是潜伏者,要不是最后是董老出面作证,郭汝瑰一直都会被当作“起义将领”对待。
吴石潜伏在敌人“国防部”,名字居然会被记在蔡孝乾的本子上,而且朱枫与吴石会面的事情,蔡孝乾居然也知道,这哪里是秘密潜伏?
我们看《黎明之前》和《风筝》就会发现,一条潜伏线或一个潜伏小组,都是人越少越好,直到最高潜伏者身份的人,更是只有一个最好,这样暴露的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吴石和朱枫都坚强不屈,但最后还是有一大批高级地下工作者被捕遇害,这就说明当时在台湾的地下组织在管理上有严重的疏漏,读者诸君看了相关回忆文章,肯定会为吴石朱枫的被捕牺牲万分痛惜,那么在您看来,吴石暴露遇害,是不是有很多人要为此负责?
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